作为每天揣着充电宝出门的 “电量焦虑星人”,你有没有想过:这个巴掌大的 “移动电站”,其实藏着一整套严苛的安全测试?今天和大家一起扒一扒充电宝常见的安全测试项目,从电路保护到极端环境考验,每一项都关系到日常使用安全。
一、电气安全测试:电路里的 “隐形保镖”
充电宝本质就是“锂电池 + 充电电路”组合的产品,能量密度大,一旦发生短路、过热、热失控等问题,可能瞬间释放大量热能,引发冒烟起火或爆炸风险,电路安全是第一道防线。
● 过充保护测试
锂电池过充会导致电解液分解、电芯鼓包,甚至爆炸。测试时以最大充电的电流,恒流充电至试验电压,保护电路需动作自动断电。要求不起火、不爆炸、不漏液。
● 过放保护测试
电量耗尽后继续放电,会永久损伤电芯。测试时对电池进行过度放电测试,检查电池在过放电情况下,电压达阈值时是否能及时切断电路输出,防止电池过度放电导致损坏甚至引发安全问题
● 短路保护测试
想象一下:钥匙不小心插进充电宝 USB 口(短路),会发生什么?模拟电池短路的情况,测试充电宝的短路保护功能是否能迅速启动,切断电路,且短路解除后能恢复正常,避免短路引发的高温、起火等危险。
● 过电流保护测试
当设备异常耗电,电流持续超过额定值,充电宝需限制输出电流。
● 过压保护测试
充电电压过高会烧毁设备。测试时模拟充电器故障输出高电压,充电宝的输入保护电路需在限值时间内迅速断电,避免高电压传导到设备。
● 反向充电保护测试
防止充电宝在连接错误的充电设备或线路时,出现反向充电的情况,保护电池和充电宝的安全。
二、物理安全测试:外壳与结构的 “抗压战”
● 外壳阻燃测试
外壳是防火第一道防线,需通过V-1级,或选择更高级别的V-0 级测试:明火灼烧 10 秒,移开后火焰 30 秒内熄灭,且无燃烧滴落物(否则会引燃床单、沙发)。
● 跌落测试
测试时模拟日常摔落:1 米高度(相当于从桌面滑落),分别以正面、背面、4 个侧面共 6 次跌落水泥地,要求外壳不开裂,电芯不松动,功能正常。
● 挤压测试
放进背包被书本文具等物件挤压怎么办?测试用 250N 力挤压充电宝侧面,持续 30秒,符合要求应无电芯变形、无电解液泄漏、短路。
● 振动测试
对充电宝进行振动测试,模拟其在运输、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振动,检查充电宝的结构和内部部件是否能承受振动而不出现损坏、松动等问题。
● 冲击测试
通过冲击测试,模拟充电宝受到突然的撞击,检查其外壳和内部结构的抗冲击能力,确保在受到撞击后不会出现破裂、变形、内部短路等安全问题。
三、环境安全测试:极端条件下的 “生存考验”
高温、潮湿等环境最考验充电宝稳定性。
● 温控与散热测试
快充时发热不可避免,但温度必须可控。测试时,持续充放电过程的外壳表面温度,电极连接点温度,保护电路模块温度,不能超出限值。
● 湿热循环测试
将充电宝放入特定温度、湿度的环境中,依据循环设定要求测试,验证充电宝在温湿度交替环境下的密封性、结构稳定性及电气安全性,防止因凝露或材料膨胀导致短路、漏液等风险。
● 外壳模压测试
将充电宝放入70℃的环境中保持7小时,验证充电宝在温湿度交替环境下的密封性、结构稳定性及电气安全性,防止因凝露或材料膨胀导致短路、漏液等风险。
四、测试标准
常见的安全测试标准,如:GB 4943.1、GB 31241、IEC 62133、UL 2056等。
▲ 总结:充电宝的安全,从来都不应是 “会不会boom” 的选择题,严格和全面的测试都是为了把关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。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极限低廉成本,甚至为了成本不惜触碰底线之下,这只会让基本安全的防线越来越低,毕竟,安全感才是最该充满的 “电量”。
咨询了解:15112707078 邓工